▲罗陆一广东省名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李某某,女性,58岁。发病过程:患者近半年来腰痛,逐渐加重,伴下肢发麻、无力,以左足为甚,不能远行。主诉:感冒后心悸1周。刻诊:现腰酸腰痛,弯腰受限,下肢发麻,畏寒肢冷,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辅助检查:腰椎X光片示腰椎增生。中医诊断:腰痛。西医诊断:腰椎病(腰椎增生)。证属:肾阳不足,寒凝经脉。治法:温肾助阳,散寒通络。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10克、细辛10克、三七10克、杜仲20克、桑寄生30克、川续断20克、川牛膝20克、仙茅15克、仙灵脾10克、巴戟天15克、制附子15克、制乌头15克、当归15克,7剂。二诊:腰痛大减,下肢麻木好转,原方附子、乌头各减为10克,继服15剂。三诊:腰已不痛,下肢不麻,能行走5公里。嘱其不要多走久站。治疗效果:临床缓解。辨证思路:腰痛要辨外感内伤,属虚属实。外感风寒湿热者以祛风,散寒,利湿,清热。内伤虚劳以补肾,养肝,虚实夹杂者,当祛邪兼补肾养肝。该患者为寒凝经经,肾阳亏虚,治疗当温经散寒,补肾助阳,麻黄附子细辛汤正对其证。
诊治经验:麻黄附子细辛汤始载于《伤寒论》少阴病篇,其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其基本病机为心肾阳虚,复感寒邪,表里同病。故仲景用麻黄善开腠理,透毛窍,使表里内外之寒邪从表而出。附子味味辛,溫。主风寒逆邪气,溫中,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其可通行十二经络,温通全身阳气。细辛味辛,溫。主头痛,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无论实寒虚寒皆能温通消散。配伍后温阳散寒之力更强,能振奋阳气、疏通血脉,不但表寒证可用,里寒证也可用。如肾元亏虚则配伍益气温阳之品,如杜仲,巴戟,怀牛膝,川续断,仙茅,仙灵脾等。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计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计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推荐阅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