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永州讯(通讯员雷鸣何礼贵)“把它覆好土、防寒、防冻,这个越冬的时候把它保温好、覆盖好,元旦过后,山区气温将骤降,得抓紧时间做好过冬准备。”晒北滩瑶族乡野株源村驻村扶贫队长奉向阳元旦期间不忘村里的扶贫产业,向村里药材种植合作社的农户们传授种植经验,农户们按照奉向阳的建议,将留作来年开春后种植的黄精根茎埋在地里过冬。黄精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药材,具有补气、健脾、润肺等功效,这批黄精种子是奉向阳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培育的,易种好管、市场前景好,村民种植积极性高。目前,村里已发展黄精、白术、仙茅等药材种植多亩,年产值达多万元。金洞晒北滩瑶族乡野株源村地处大山深处,上世纪村民滥砍滥伐导致林业资源质量下降,生态遭到破坏,单一经营用材林的经济模式,出现了“山光人穷”的恶性循环,从事林业工作近三十年的奉向阳被安排驻村扶贫后,提出了“靠山吃山”的新“吃法”——利用“山脚地”种植药材。“因为我是搞林业出身的,对这个药材也是触类旁通,我觉得还是很有信心把这个事搞好,”奉向阳当地村民解释。可是当时的村民并不买账,认为以前村里只是种杉木,楠木,从来没种过药材,有些不相信。而且当地村民又不认识他,人生地不熟的,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会不会是骗人的,搞一下就走了,所以不大相信。老百姓的不信任,没有让刚走马上任的奉向阳一筹莫展,他认为首先要取得村民们的认可,就要把心与他们连在一起。接下的日子,奉向阳走村入户,挨家挨户的走访,把全村户贫困户人的资料牢记心里。由于工作经常要出山的原因,奉向阳又当起了村民们的免费“快递小哥”,还把自己的照片和联系方式贴到了每个贫困户外墙上,让村民找自己办事更方便快捷。隆冬时节正是采挖冬笋的季节。眼前的这片竹子山是年奉向阳带领村民进行低改垦复的,当年垦复的近亩竹林,长势良好,现在仅竹笋一项,每年可为农户带来70多万元的收入。野株源村村民邓元发在采挖冬笋是时感慨道:低改之前,挖一天,挖不出二三十斤笋,低改之后能挖八十到一百斤笋,低改后每亩到一千一亩,这一年的收入在这挖笋到万把块钱。在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下,年野株源村作为省级贫困村出列,年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整村摘帽脱贫。到目前为止,水、电、路、讯实现了到户全覆盖,全村除砍伐树木外的林业收入就突破万元,人平年纯收入过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了7.5万元。“哪个老百姓家里有病痛,有大事小事,他心里都很清楚,他把村里当作自己的家,我们老百姓把他当作亲人、兄弟。”这是野株源村村支书邓福元对奉向阳扶贫工作的评价。扶贫工作队长奉向阳同志把心与老百姓的心连在一起,把党的政策告知到各家各户,解决了老百姓实际困难,让他们知党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现在不但村庄变美了,道路变宽了,河道变得整洁了,而且产业得到了大幅发展,村民收入得到了大幅提高。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nmaoa.com/xmfb/13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