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茅是石蒜科植物仙茅的干燥根茎。仙茅辛,热,有毒。归经为肾肝脾。其功效为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用于阳痿精冷,筋骨痿软,腰膝冷痹,阳虚冷泻的治疗。由于仙茅是有毒的,因此需要炮制:净仙茅用黄酒拌匀,润透后炒至微干,取出晾至全干,每斤用黄酒10斤。
北宋时期有一位科学家叫沈括,
他写了一本书《梦溪笔谈》,
其中有一则故事:
夏文庄公,
从小天资异于常人,
但每次睡觉时身体
冰冷的像尸体一样,
需要别人帮他加热
才能起身动弹。
之后他经常服仙茅、
钟乳硫磺,
后怪病消除,
并活到了很大的岁数。
有一小吏素体阳盛,
他看见夏文公经常吃仙茅,
就偷偷吃了点他的药,
结果猝发而死。
明代也常有服仙茅而暴死者,
故张弼有
“使君昨日才持去,
今日人来乞墓铭。”
说明唯阳弱精寒、
禀赋怯者适合吃仙茅,
如夏文公;
反之,
阳壮火盛者食之
反能煽动体内的火,
小官吏即是。
若是误服仙茅则服用
性寒的大黄可以解毒。
仙茅在唐代非常推崇,
当时的人们觉得仙茅
和人参一样补益功效非常好。
仙茅是原婆罗门僧
献给唐明皇的一个药,
是“禁方不传”。
天宝之乱,
仙茅传于司徒李勉、
尚书路嗣恭、
给事齐杭、
仆射张建封四人服之。
结果“皆得力”。
五代后唐筠州剌史
王颜《续传信》云:
“补益壮阳之功,
虽十斤乳石不及一斤仙茅。
古人云甘能养肉,
辛能养节,
苦能养气,
咸能养骨,
滑能养肤,
酸能养筋。
宜和苦酒服之,
必效也。”
仙茅、钟乳石、淫羊藿均为壮阳药,史书记载因为误食致死者甚多。此类壮阳药,性温燥,凡性欲亢奋、阴虚火旺之人或气候炎热之时,均应慎服或禁服,否则想借助这类药物而纵欲,是自促寿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案:杨珂
编辑:张翼飞
参考文献:罗兴洪,赵霞.中药传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ISSN:---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