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籍大全手机应用:免费下载+免费使用
通过学习及临证经验的积累,临床大夫会有一些常用的药对。这些药对有些载于文献资料中,有些为自己所总结的。两味药或三味药配在一起,所发挥的功力远胜于单味药,用来效甚佳,为医者所喜。名老中医王晖常用的药对有哪些呢?文中看一看吧。
(一)药性相近,相辅相成
01桑白皮、黄芩、芦根
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止呕除烦,利尿通淋。三药伍用,善治肺热咳嗽、痰湿壅肺之证,热随三焦小便出,泻火理肺不伤阴。
02麻黄、桂枝
麻黄、桂枝伍用,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麻黄汤。麻黄善宣肺气,遍彻皮毛,通腠散寒,解肌发汗,利水消肿;桂枝善发汗解肌,透达营卫,扶脾阳达营郁,温经脉宣卫寒。二药伍用,善治风寒表实证,可增强发汗解表、温化寒痰之功,同奏调和营卫、温经止痛之功。亦用于各类过敏性皮肤病和免疫性疾病。
03桑叶、菊花
桑叶、菊花伍用,出自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桑菊饮。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二药协同,疏风清热,清肝明目,祛火解毒,平肝抑阳之效更强。用于肝火上炎之眩晕、头痛、咳嗽等。
04金银花、连翘
金银花、连翘伍用,出自清·吴鞠通《温病条辨》银翘散。金银花清热解毒,散痈消肿,为治一切内痈外痈之要药,又疏散风热,透热达表;连翘泻心经客热,去上焦诸热,为疮家圣药。二药伍用,均有清热解毒之功,外透热达表,内清里热解毒,还能流通气血,消肿散结止痛。用于各类风热表证、热毒痈疔等。
05栀子、淡豆豉
栀子、淡豆豉伍用,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栀子豉汤。生栀子走气分,泻三焦之郁火,从小便而出,焦栀子外达气分,内入血分,凉血止血,气血两清;淡豆豉解表除烦,下气调中,宣发郁热。二药伍用,降中有宣,清解相宜,共奏清热除烦、内外并除之功。用于湿热黄疸、心烦失眠等。
06生石膏、知母
生石膏、知母伍用,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白虎汤。生石膏体重而降,辛散透热,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知母上清肺金而泻火,中除胃火滋胃阴,下泻无根之肾火,三焦接顾,虚实两清。二药伍用,增强清热解肌、止咳平喘、泻火降糖之效,石膏清解,知母清润,解润相合,制短展长。用于温病热盛气分证、消渴中消证等。
07丹参、葛根
丹参、葛根伍用,为王师经验用药,初出自拟方降浊合剂。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一味丹参,功比四物;葛根解肌退热,透疹外达,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二药伍用,活血化瘀,降脂抗凝,除烦安神。用于三高症、眩晕、过敏性紫癜等。
08瓜蒌皮、降香
瓜蒌皮、降香伍用,出自王师自拟益气养阴强心汤。瓜蒌清热化痰,宽胸理气;降香外用止血定痛,内服化瘀止血,理气止痛。二药伍用,共奏宽胸理气、化痰散瘀之功。用于痰瘀内阻之胸痹证、高脂血症、心脏病等。
09牡丹皮、山栀
牡丹皮、山栀伍用,出自《内科摘要》加味逍遥散。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栀子详见“栀子、淡豆豉”伍用功效。二药伍用,共奏清肝凉血、泻火解郁、调经理血之功。用于各类郁证、月经失调等。
10南沙参、北沙参
沙参至清分南北。南沙参养阴清肺,清胃生津,补气化痰;北沙参补肺阴,清肺热,益胃生津。二药伍用,补肺胃之阴,清肺胃之热,气阴双补,相互促进。用于咳嗽、咽炎、肝病、肾炎等。
11沙参、麦冬
沙参、麦冬伍用,出自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沙参麦冬汤。沙参补五脏之阴,尤肺胃之阴为甚,详见“南沙参、北沙参”伍用功效;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二药伍用,甘寒救液,柔和缓润,共奏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之功。同于各类脾胃阴虚证。
12石菖蒲、远志
石菖蒲、远志伍用,出自《圣济总录》远志汤。石菖蒲开窍醒神,化湿和胃,避秽宁神;远志宣泄通达,安神益智,去痰开窍,消散痈肿。二药伍用,豁痰通窍、鸣锣开道,彰直达病所之功。用于眩晕、耳鸣、失眠、癫痫等。
13灵磁石、五味子
灵磁石、五味子伍用,出自《重订广温热论》耳聋左慈丸。灵磁石镇静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二药伍用,有滋肾安神、通利耳窍、定志宁神之功。用于耳鸣耳聋、心悸等。
14荆芥、防风
荆芥、防风伍用,出自清·徐洄溪《医略六书》荆防散。荆芥解表散风,药性平和,透疹消疮,寒热皆可,炒炭止血,妇科常用;防风辛散祛风,胜湿止痛,甘缓温润,祛周身之风。二药伍用,相辅相成,温而不燥,加强祛风解表、适散邪气、胜湿止痒、理血止血之效。用于各类皮肤病、外感疾病、内伤血证。
15怀山药、淮小麦
怀山药、淮小麦伍用,出自王师自拟调肝理脾汤。怀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淮小麦养心除烦以宁神志。此二药配伍,不仅能健脾胃、资化源,更有养心安神、除烦助眠之效。用于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失眠等。
16乌药、小茴香
乌药、小茴香伍用,出自《医学发明》天台乌药散。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小茴香温肾暖肝,散寒止痛,理气和胃。二药伍用,共奏和胃温中理气、发肾散寒止痛之功。用于各类痛证。
17仙茅、仙灵脾
仙茅、仙灵脾伍用,出自《中医方剂临床手册》二仙汤。仙茅辛热燥烈,善补命门,振兴阳道,温肾壮阳,祛寒除湿;仙灵脾补肾壮阳,祛风除湿。二药伍用,同奏温肾壮阳、激发肾气之功。用于更年期综合征、不孕不育、眩晕等。
18女贞子、旱莲草
女贞子、旱莲草伍用,出自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二至丸。女贞子滋补肝肾,健腰强膝,乌须黑发,明目利耳;旱莲草滋补肝肾,促发眉生,凉血止血。二药伍用,同奏滋养肝肾、清泄相火之功。用于阴虚型血证、脱发、月经失调等。
19泽兰叶、水蛭、川牛膝
泽兰叶、水蛭、川牛膝伍用,为王师多年临证所得。泽兰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水蛭破血通经,逐瘀消癥;川牛膝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三药伍用,共奏活血通络、利湿散结、利尿通淋、引火下行之功。
20黄芪、黄精、绞股蓝
黄芪、黄精、绞股蓝伍用,为王师多年临证所得。黄芪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补肾益精,延缓衰老;绞股蓝化痰止咳,清热解毒。三药伍用,补诸虚,调五脏,共奏补气降脂、健脾益肾、祛风化湿之功。
21露蜂房、天龙、地龙
露蜂房、天龙、地龙伍用,为王师多年临证所得。露蜂房攻毒杀虫,攻坚破积,祛风止痛;天龙祛风定惊,活络散结;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三药伍用,共奏通络攻坚、散结止痛之功,适用于胃癌、肺癌早期病变,或胃、肺不典型增生。
22蝉蜕、僵蚕、蛇蜕
蝉蜕、僵蚕、蛇蜕伍用,出自王师自拟加味利咽开结汤。蝉蜕宣散透发,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僵蚕祛风定惊,化痰散结,通络止痛;蛇蜕祛风定惊,明目退翳,解毒止痒。三药伍用,共奏疏风抗敏、利咽开结、解毒止痒之功。
23蚤休、三叶青
蚤休、三叶青伍用,为王师多年临证所得。蚤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化瘀止血;三叶青清热解毒,活血化痰,活血止痛。二药伍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
(二)药性相反,相制相约
01川连、吴茱萸
川连、吴茱萸伍用,出自元·朱震亨《丹溪心法》左金丸。川连大苦大寒,入心泻火,清热燥湿,尤清中焦湿热为宜;吴茱萸大辛大热,疏肝开郁,降逆止呕。二药伍用,一寒一热,辛开苦降,相反相成,共奏清肝泻火、温中止呕之功。用于各类胃病。
02大黄、附子
大黄、附子伍用,出自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大黄泻下通便,荡涤积滞,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附子大辛大热,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兼散寒止痛,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二药伍用,一寒一热,阴阳相合,辛开苦降,去性取用,解毒泄浊。用于肾病、尿毒症、肠痈等。
03枸杞子、菊花
枸杞子、菊花伍用,出自清·董西园《医级》杞菊地黄丸。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曰;菊花详见“桑叶、菊花”伍用功效。二药伍用,补中寓清,清中寓补,共奏益肝明目之功。用于高血压、各类脑病等。
04川连、干姜
川连、干姜伍用,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半夏泻心汤。川连详见“川连、吴茱萸”伍用功效;干姜既能温中散寒、健运脾阳、温暖中焦,又可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二药伍用,寒热平调,辛开苦降,和胃降糖,温中止痛。用于各类胃病、泄泻等。
05苍术、玄参
苍术、玄参伍用,出自王师自拟平和降糖方。苍术辛散苦燥,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玄参滋阴润燥,清热解毒,泻火凉血,软坚散结。二药伍用,一燥一润,一开一阖,共奏健脾养阴、化浊降糖之效。用于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等。
06半夏、夏枯草
半夏、夏枯草伍用,出自《冷庐医话·不寐》。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二药伍用,苦辛并用,寒温互济,阴阳相交,安志助眠。用于高血压、眩晕、失眠等。
07丹参、白芍
丹参、白芍伍用,出自王师自拟加味酸甘宁心合越鞠汤。丹参详见“丹参、葛根”伍用功效;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丹参活血主动,白芍养阴主静,二药伍用,动静结合,共奏养血活血、益阴助眠、除烦安神之功。
08荷叶、牡蛎
荷叶、牡蛎伍用,出自王师自拟眩晕Ⅱ号方。荷叶轻清向上,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行,善清暑利湿,升阳止血;牡蛎质重沉坠,潜泄肝胆浊阴之气下达,善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二药伍用,一升一降,共奏升清降浊、平肝潜阳、易阴利湿之功。
09薤白、白头翁
薤白、白头翁伍用,为王师多年临证所得。薤白辛散苦降,温通滑利,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消肿散结。二药伍用,一温一寒,共奏温脾阳、清肠热、行气导滞、解毒止痢之效。
10茜草、旋覆花、柴胡
茜草、旋覆花、柴胡伍用,出自王师自拟四逆旋覆花汤。茜草善走血分,凉血止血,活血行血,化瘀通经;旋覆花降气平喘,消痰行水,降逆止呕;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三者伍用,气血同治,升降有序,同奏疏肝行气、降逆化痰、消胀利膈、活血通经之功。
来源:悦读中医
中医典籍大全手机应用:免费下载+免费使用
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让更多人看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80%的人体检都会查出这个问题,搓搓脚趾缝就好,或用这个方子泡脚
“多吃点”是最毒的爱:吃得多,死得快
冬季肠胃“保护战”
大实话!看西医要有钱,看中医要有缘
罪恶之剑:不准中医介入,究竟是为了人民,还是人民币?
没想到,土茯苓治皮肤病效果这么好
三味草药治半身不遂显奇效
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经验
读六个字就能治病?真的!
二四平胃小柴胡,五条方子打天下
寒冬夜,谨防这些急症突袭!
舌边有齿痕就是湿气重吗?
拔罐后罐印颜色深浅分别代表什么(收藏)
冬季儿童外感咳嗽的调理误区
28种常见脉象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常用经方的简单辨证提要
女性衰老症状有哪些?
要排出身体的寒,先要知道人体排寒的3大部位(实用)
“六味地黄丸”家族大详细了解别“用差”
良好的睡眠与方位和卧姿关系密切
药物减肥需慎重减肥药治不了“脑子”的病
冬季“藏精”养生3要点
肿瘤患者如何选择自我康复的锻炼方法
脾为“仓廪之官”主运化减肥、增肥皆调他
衣服除了御寒和美观,这样穿还能养生
李辛?疾病产生和治疗的过程
三位中医大家给你讲解“中医忌口”!!
给你4大套穴=药!(穴药全集)
特殊疗效的中药(用药干货)
名医珍言录(句句精辟,值得学习)
小儿积食伤食怎么破?
现代运动处方的中医思考
“吃出来”的小儿肛裂
你的脾胃还好吗?百用百灵的自我检查方法
是药三分毒,服药需谨慎
身体是我们历史的记事本,以疾病的形式记录我们的过往
中医治疑难杂症的8大法!
中医人容易误读误写的冷僻字
对付膝盖问题,教你一套「膝盖保养法」
“小病靠医生,大病靠自己”
72个不传秘方,收藏备用!
运气、升气、调气、利气、降气…
二妙散治疗湿热身痛
萝卜有三吃养生功效佳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
全民学医倡议——家家皆可有良医
她说:“摊上你这么个明白事理的妈妈真是件可悲的事……”
神奇的“气色形态手诊法”
中西医结合漫谈高血压
太极拳与养生
女子佳肴萱草花
认识月经
春天养生益寿有学问
察言观色—浅谈中医的诊察方法
心血管病只能放支架?为您推荐老中医李可的破格救心汤
道破天机-虚不受补的古中医解读法
冷热痛麻酸肿,这是经络信号在传递身体隐患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当然可以做到!
一位网友来信说人参不是不可以大量服用的,他就敢把人参当萝卜吃
知名中医的减龄秘方:这样吃老得慢
都市压力人,如何养身更养心?
终于找到这套全身拉筋3D图解,想拉哪条筋,一看就会!比教科书还管用
12种独门药方
《伤寒论》特殊名词解释!(附必背条文)
掀开祝由的神秘面纱
说一说那些民间的养生窍门
茉莉入药一室香,健胃消愁不用愁
一名西医对五运六气的认识和应用
这个小儿不吃药,不打针的好方法,你应该知道!
“海的女儿”的养生经——双脚同时写“马”字
女性滋阴有讲究
你知道中药里的“寒将军”和“热将军”都是谁吗?
你知道中药里的“寒将军”和“热将军”都是谁吗?
谈谈中医的“悟性”
只要是生病,都是先虚而后病!
处方用药技巧!(实战运用)
中医调气血5个步骤(气血不正,五脏皆病)
16个高手的治病绝招!!
详解中医怎么把脉!
学古人减肥,放心做吃货
纯阳为仙,纯阴为鬼!阳气少则神气差,中医看病先看神!
历代名医总结的中医诊病口诀!
他说,你不知道,我在住院期间看到很多被配偶抛弃的病人
冬季菌菇最养人,补钙、养胃、抗癌,会吃的人都这样搭配,千万别错过
西医病名vs中药治法
购买实体中医教材: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
针灸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
推拿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
===================================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在线阅读
什么是真正的中医?
热文推推荐
.
==================================
年10月文章排行
年9月文章排行
年8月文章排行
年7月文章排行
年6月文章排行
年5月文章排行
年4月文章排行
年3月文章排行
年2月文章排行
年1月文章排行
年12月文章排行
年11月文章排行
年10月文章排行
年9月文章排行
年8月文章排行
年7月文章汇总
年6月文章汇总
年5月文章汇总
年4月文章汇总
年3月文章汇总
年2月文章汇总
年1月文章汇总
年12月文章汇总
年11月文章汇总
年10月文章汇总
年9月文章汇总
年8月文章汇总
年7月文章汇总
欢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nmaoa.com/xmyx/5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