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仙茅 > 仙茅药材 > 正文 > 正文

绿色科普丨关于粽子的那些事儿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9/2 13:31:36
北京看青春痘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210311/8736734.html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有赛龙舟、栓五色丝线、挂艾草、佩香囊等习俗,当然,怎么能少了全国人民都喜欢的粽子。说到粽子,已经想到了好多不同的口味,鲜肉粽、蛋黄肉粽、豆沙粽、蜜枣粽、板栗肉粽等等,光想想都能让人馋哭。那么今天就来聊聊关于粽子的那些事儿吧。

关于由来

粽子由来久远,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物。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甚远。

“粽”字古又写作“糉”(zòng),古称“角黍”“角粽”“筒黍”等,历史上跟粽子沾边儿的文字记载,最早大概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芦叶裹米也”。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被称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板栗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粽子的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明、清时期: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红豆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清代出现“火腿粽子”。

至今,每年农历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关于粽叶

国内适用于包粽子的粽叶材料主要有箬竹叶、粽叶芦、芦苇叶、柊叶、槲树叶、玉米叶、蜘蛛抱蛋、美人蕉叶、芭蕉叶和草果叶等。

NO1:箬竹叶箬竹Indocalamustessellatus(Munro)Kengf.综合推荐指数:★★★★★气味浓郁度:★★★★★加工容易度:★★★★★取材容易度:★★★★综合评述:箬竹叶是全国最常见的粽叶类型,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地区,叶片清香气味突出,够大且柔韧性强,也是各大超市售卖粽子的主要用叶,箬竹属Indocalamus二十多种植物的叶子多可以用来制作粽子。近代对其活性成分的研究发现,它所含的箬叶多糖具有一定的杀菌防腐功效,这使得制作的粽子在常温下也能保存-7天的时间,这或许就是它最终能够风靡大半个中国成为粽子界流行教父的主要原因吧。NO:芦苇叶芦苇Phragmites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nmaoa.com/xmyc/98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仙茅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