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仙茅 > 仙茅形态 > 正文 > 正文

我读全国中草药汇编荔枝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30 12:49:59

荔枝:别名:荔支、离枝、丹荔、火山荔、丽枝。

为无患子科荔枝属植物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的假种皮、果核、根。

常绿乔木,高8~20m。茎上多分枝,灰色;小枝圆柱形,有白色小斑点和微柔毛。双数羽状复叶互生,连叶柄长10~25cm;小叶2~4对,对生,具柄,叶片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6~15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而稍偏斜,全缘、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绿。春季开绿白色或淡黄色小花,圆锥花序,花杂性。核果球形或卵形,果皮暗红色,有小瘤状突起。种子外被白色、肉质、多汁、甘甜的假种皮,易与核分离。种子矩圆形,褐色至黑红色,有光泽。

分布于华南和西南等地,尤以广东和福建南部、台湾栽培最盛。

果实球形,红色,有多数尖锐的疣状突起。去掉果皮是肉质假种皮。假种皮内有果核。气微,味甜。荔枝核长圆形或卵圆形,稍扁,长1.5~2.2cm,宽0.5~1.5cm,棕红色或紫棕色,有光泽,稍有凹陷的波纹;种脐类圆形或椭圆形,质坚硬,用水浸润剖开后,可见肥厚子叶2,橙黄色或棕黄色,与种皮紧密结合。

6~7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鲜用或晒干。

果肉含糖类成分:葡萄糖、蔗糖;有机酸类成分:枸橼酸、苹果酸;氨基酸:精氨酸、色氨酸;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C等。种子含挥发油类成分:别香橙烯、葎草烯、δ-荜澄茄烯、α-姜黄烯、菖蒲烯、愈创木薁、棕榈酸等;还含无色矢车菊素、皂苷、鞣质、L-α-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等。假种皮含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枸橼酸等。

荔枝核干浸膏1.3,2.6m??/k??给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灌胃,连续30天,每10天测血糖一次,均表明给药组血糖低于对照组。所含次甲基环丙基甘氨酸给小鼠皮下注射~m??/k??,可使血糖从正常的71-m??/ml降至35~57m??/ml。A-亚甲环丙基甘氨酸给小鼠皮下注射~m??/k??,可使血糖从正常的71-m??/ml降至57~35m??/ml。还能对抗鼠伤寒沙门菌的诱变作用。

甘、酸,温。归心、脾、肝经。

养血健脾,益气生津,行气消肿。适用于病后体虚,津伤口渴,胃脘寒痛,脾虚泄泻,外伤出血。

内服:煎汤,5~10枚;烧存性研末;或浸酒。

??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烧存性研末撒。

糖尿病患者慎用荔枝;阴虚火旺、有上火症状的人忌食,以免加重上火症状;荔枝含有鞣质等,多食容易生内热,阴虚所致的咽喉干疼、牙龈肿痛、鼻出血等症者忌用

(1)止外伤出血,并防止疮口感染溃烂,得以迅速愈合:

荔枝晒干研末(浸童便晒更佳)备用。每用取末掺患处。《泉州本草》。

(2)呃逆不止:

荔枝七个,连皮核烧存性;为末,白汤调下。《医方摘要》。

鲜荔枝味甜鲜美,汁多肉嫩,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实为水果中之绝品。荔枝不宜多食,若连续、大量地食用鲜荔枝,会产生头晕、心慌、脸色苍白、饥饿感、出冷汗、恶心、手足无力等症,严重者还可出现眩晕、抽搐、呼吸不规则甚至突然昏迷、脉搏细弱、类似低血糖症状,医学上称为荔枝急性中毒,即荔枝病。若出现上述症状时,可让患者平卧休息,症状轻者立即冲服浓糖水1杯,医院救治。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草药对症图谱》荔枝

荔枝:別名:荔枝根,荔枝核,荔枝壳,荔枝子。

采收期:根全年可采根。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药用部分:根,核,壳,肉,花。

荔枝:味甘、酸,性温。

????????果:入脾、肝经。

????????根:味微苦、涩,性温。

????????核:入肝、肾经。

???????果壳:味甘、涩,性温。

????????核:味甘、涩,性温。

????〔根:消肿止痛健脾益气〕

????〔花:调经理带止痛〕

????〔种子:温中理气散结止痛〕

?????〔肉:补血益肺补脾益肝〕

????〔壳:清心降火收敛止血〕。

荔枝肉:生津,益血:理气止痛,补脾。

荔枝核:理气止痛,行气散寒,散滞气。

根:胃寒胀痛,疝气,遗精,咽喉肿痛。

花:妇女赤白带,月经不调,咽喉肿痛,糖尿病。

壳:产如口渴,血崩,感冒头痛,脱肛,痢疾,腹痛。

核:疝气,睾丸肿痛,胃脘痛,妇人腹中血气刺痛。

干根18.8~75克,核11.3~18.8克。(胃痛用量:18.8~37.5克。)

痰湿盛者慎用。幼儿及儿童宜压汁饮服。(本品含有皂苷,鞣质等成分)。

1.小便频数:

荔枝根30克,仙茅18.8克,金樱根18.8克,芡实

11.3克,红枣10粒。

用法:水4碗,加猪小肚1个,共炖烂,分2次服。

2.小儿遗尿症:

荔枝干10粒(去壳)冰糖5.6克。

用法:共同蒸吃,每日1次。服用5日。

3.脾虚久泻、晨泄(黎明前作泄、多因肾虚引起、即肾泄)。

荔枝干5粒(去壳)莲子(去心)15克,山药

15克,糙米30克。

用法:共同煮粥吃。

4.呃逆不止(打嗝):

荔枝7粒(带皮、核)。

用法:将荔枝洗干净,炒炭研存性(研粉末),白开水送服。

5.胃脘胀痛:

荔枝核30克,木香18.8克(或加香附11.3克)。

用法:将两药烘干研细末,每次服3克,白开水送服。早、晚各服1次。

6.赤白带或小便淋浊、如膏如油症。

荔枝根30克,白龙船根30克,金樱根18.8克,白肉豆根18.8克,使君子根18.8克,白榭榴根18.8克。

用法:水6碗煎2碗。去药渣,加猪肠1尺长,炖烂,早晚饭前各服1次。

7.孕妇堕胎后流血不止:

荔枝干7个(将荔枝壳和荔枝核打碎)。

用法:水1碗半,煎8分碗服之。

8.功能性子宫出血:

荔枝壳37.5克,米酒适量。

用法:将荔枝壳炒炭存性,研细末,每次用5.6克,冲米酒服之。每日3次。

9.胃气痛、胃气郁滞:

荔枝根37.5克,橄榄根30克,桂花根37.5克,香圆根37.5克,狗尾草30克,猪瘦肉克。

用法:水3碗,酒3碗,煎2碗。加猪瘦肉:炖烂,早晚各服1次。

10.疝气腹痛、胃寒腹胀:

鲜荔枝根75克,红糖18.8克。

用法:水4碗煎1碗半,加红糖溶化后,分2次服。

11.脾虚久泻:

荔枝(干果)8个,红枣5枚。

用法:水煎2次服之。

12.淋巴结核:

荔枝(干果)8个,昆布20克,海带20克。

用法:水3碗,酒2碗,煎2碗,分2次服。

13.睾丸鞘膜积液症:

干荔枝连核18.8克,小茴香18.8克。

用法:将荔枝连核焙干,小茴香微炒,共研细末,分成三份,每晚睡前以温热米酒调服。一日服一次,作三天服。

14.糖尿病:

荔枝花18.8克,枸杷根18.8克,桑白皮15克,腰尺草11.3克,消渴草30克,埔盐根30克。

用法:水煎服。

15.毒疮:

荔枝肉37.5克

用法:捣烂外敷患处。

16.流鼻血:

荔枝壳37.5~75克。

用法:水煎服。

17.疝气:

干荔枝壳75克,龙眼核37.5克,茴香37.5克,橘核37.5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10克,每日2次。

18.五更泻:

荔枝根37.5克,风尾草18.8克,淮山(山药)18.8克,莲子15克,红糖37.5克。

用法:水煎,去渣。调红糖服。

19.白痢:

荔枝根75克,荔枝核37.5克,珠仔草30克,小飞扬37.5克。

用法:水煎服。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药大辞典》荔枝(附:荔枝叶、荔枝壳、荔枝核、荔枝根)

荔枝:异名:离支,荔支,荔枝子,离枝,丹荔,火山荔,丽枝,勒荔。

为无患子科荔枝属植物荔枝的假种皮或果实。

6~7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鲜用或晒干备用。

荔枝LitchiFructus产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

果实球形,红色,有多数尖锐的疣状突起。气微,味甜。

果肉含37种挥发性成分。

降血糖作用:荔枝口服液具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应用该品后四氧嘧啶所致大鼠高血糖动物血清胰岛素水平有下降的趋势。

甘、酸,温。归肝、脾经。

6.《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

7.《本草述钩元》:入手足少阴、厥阴经。

养血健脾,行气消肿。主治病后体虚,津伤口渴,脾虚泄泻,呃逆,食少,瘰疬,疔肿,外伤出血。

1.《食疗本草》:益智,健气及颜色。

2.《海药本草》:主烦渴,头重,心躁,背膊劳闷。

3.《日用本草》:生津,散无形质之滞气。

4.《本草衍义补遗》:消瘤赘赤肿。

5.《纲目》:治瘰疬,疔肿,发小儿痘疮。

6.《玉楸药解》:暖补脾精,温滋肝血。

7.《本草从新》:解烦渴,止呃逆。

8.《医林纂要》:补肺,宁心,和脾,开胃。治胃脘寒痛,气血滞痛。

9.《全国中草药汇编》:益气补血,主治病后体弱,脾虚久泻。

内服:煎汤,5~10枚;或烧存性研末;或浸酒。外用:捣烂敷;或烧存性研末撒。

阴虚火旺者慎服。

1.《食疗本草》:多食则发热。

2.《海药本草》:食之多则发热疮。

3.《纲目》: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或衄血。病齿??及火病人尤忌之。

1.治呃逆不止:

荔枝七个,连皮核烧存性,为末,白汤调下。《医方摘要》。

2.治老人五更泻:

荔枝干,每次五粒,春米一把,合煮粥食,连服三次。酌加山药或莲子同煮更佳。《泉州本草》。

3.治疔疮恶肿:

荔枝肉、白梅各三个。捣作饼子:贴于疮上。《济生秘览》。

4.治风火牙痛:

大荔枝一个,剔开,填盐满壳,煅研,搽之。《孙天仁集效方》。

5.治外伤出血,并防止疮口感染溃烂,得以迅速愈合:

荔枝晒干研末(浸童便晒更佳)备用。每用取末掺患处。《泉州本草》。

6.治象皮腿,鞘膜积液:

干荔枝果9??,浸入盐水一夜,取出炒干研末;小茴香15??,食盐4.5??,共炒焦,研末。以上两种药末混匀,每用9??,可逐渐增至24??,和青皮鸭蛋2个,油炒,晚间用黄酒送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玉楸药解》:荔枝,甘温滋润:最益脾肝精血,阳败血寒,最宜此味。功与龙眼相同,但血热宜龙眼,血寒宜荔枝。干者味减,不如鲜者,而气质和平,补益无损,不至助火生热,则大胜鲜者。

附:荔枝叶

为无患子科荔枝属植物荔枝的叶。

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生草药性备要》:浸水数日,贴烂脚。

外用:煎水洗;或烧存性研末调搽。

治耳后溃疡:

(荔枝叶)晒干,烧存性,研末调茶油,抹患处。《泉州本草》。

附:荔枝壳

为无患子科荔枝属植物枝的果皮。

6~7月采收成熟的果实,在加工时剥取外果皮,晒干。

除湿止痢,止血,主治痢疾,血崩,湿疹。

1.《纲目》:痘疮出不爽快,煎汤饮之:

又解荔枝热,浸水饮。

2.《广西中药志》:洗湿疹。

内服:煎汤,4.5~9??;或入散剂。外用:煎水洗。

1.治赤白痢:

橡实壳、甘草、荔枝壳、石榴皮。上药等分,细锉。每服半两,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普济方》橡实散)。

2.治血崩:

荔枝壳烧灰存性,研末。好酒空心调服,每服

二钱。《同寿录》。

附:荔枝核

荔枝核:异名:荔核,荔仁,枝核,大荔核。

为无患子科荔枝属植物荔枝的种子。

6~7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食荔枝肉(假种皮)后收集种子,晒干。

荔枝核LitchiSemen产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

种子呈长圆形或卵圆形,略扁,长1.5~2.2cm,直径1~1.5cm。表面棕红色或紫棕色,平滑,有光泽,略有凹陷及细波纹,一端有类圆形黄棕色的种脐,直径约7mm质硬,子叶2枚,棕黄色。气微,味微甘、苦、涩。

种子含皂苷,鞣质和α-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挥发油主要有3-羟基丁酮,2,3-丁二醇,copaene,顺式丁香烯,别香橙烯,葎草烯

,δ-荜澄茄烯,α-姜黄烯,菖蒲烯,喇叭茶醇,愈创木萸,黄根醇等。种油脂肪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环丙烷类有机酸:二氢苹婆酸,顺-7,8-亚甲基十六烷酸,顺-5,6-亚甲基十六烷酸等。

1.降血糖作用:荔枝核干浸膏水溶液

1.3及2.6m??/k??给大鼠灌胃,连续30日,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有显著降血糖作用。荔枝核所含α-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给饥饿22小时的小鼠皮下注射~m??/k??,使血糖从正常的3.~7.mmol/L降至4.2~1.96mmol/L,肝糖原含量亦显著降低。荔枝核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伴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小时血糖,同时改善了病鼠的糖耐量减退。

2.降血脂作用:荔枝种仁油含有50.3%的不饱和脂肪酸和30.85%的环丙烷基长链脂肪酸,可以显著降低高脂大鼠血总胆固醇浓度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含量比值极显著提高。荔枝核皂苷显著降低地塞米松致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抑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降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加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增强抗氧化能力。

3.抗乙肝病毒作用:乙肝病毒DNA斑点杂交法证明荔枝核水提取物(m??/ml)能完全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是乙肝病毒复制的高效抑制剂。

毒性:荔枝核皂苷混合物小鼠腹腔注射后LD??为

m??/k??,该剂量相当于降糖药效用量的近15倍。

甘、微苦,温。归肝、肾、胃经。

1.《纲目》:甘,温,涩,无毒。入厥阴。

2.《本草经疏》:味甘,温,入肝、肾。

3.《医林纂要》:甘、涩,温,微咸。

4.《本草撮要》:入足太阴、厥阴经。

5.《广西中药志》:味甘、微苦涩,性平。

理气止痛,祛寒散滞。主治疝气痛,睾丸肿痛,胃脘痛,痛经及产后腹痛。

1.《本草衍义》:治心痛及小肠气。

2.《纲目》:行散滞气。治?疝气痛,妇人血气刺痛。

3.《本草经疏》:散滞气,辟寒邪。

4.《本草汇言》:疏肝郁。

5.《本草备要》:治胃脘痛。

6.《本草求原》:辟寒以散阳滞,活血通经络,破血。主?疝卵肿如斗。

内服:煎汤,6~10??;研末,1.5~3??;或入丸散。外用:研未调敷。

1.治心痛及小肠气:

以(荔枝)核慢火中烧存性,为末,新酒调一枚末服。《本草衍义》。

2.治疝气痛极,凡在气分者最宜用之,并治小腹气痛等证:

荔枝核(炮微焦)、大茴香(炒)等分。上为末。用好酒调服三钱,如寒甚者,加制吴茱萸减半用之。(《景岳全书》荔香散)。

3.治心腹胃脘久痛,屡触屡发者(惟妇人多有之)荔核一钱,木香八分。为末。每服一钱,清汤调服。(《景岳全书》荔香散)。

4.治疝气上冲,筑塞心脏欲死,手足厥冷者:

荔枝核、陈皮、硫黄各等分。为末,饭丸梧子大。每十四丸酒下,其疼立止,如自觉疼甚不能支持,加用六丸,再不可多。(《医学入门》硫荔丸)。

5.治妇人血气刺痛:

荔枝核(烧存性)半两,香附子(去毛,炒)一两。上为细末。盐汤、米饮调下二钱,不拘时候服。(《妇人良方》蠲痛散)。

6.治妇人心痛脾疼:用荔枝核灰存性为末,淡醋汤下。亦治男子小儿卒心痛,蚌粉汤下。《普济方》。

7.治狐臭:

荔枝核焙干研末,白酒适量,调匀涂擦腋窝,每日2次。《福建药物志》。

1.治疗乳腺增生病:患者31例取荔枝核20??,橘核20??,研为细末,放入容积为2.5L暖瓶中,注满开水,放置1小时后饮用,每日1壶,10日为1个疗程。轻症服1个疗程

重症可连服2、3个疗程。痊愈11例,显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

2.治疗糖尿病:用荔枝核加工制成的“丽仁降糖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4片(每片含生药2.5g;个别患者每次8片),3个月为1个疗程。对4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1年10个月的疗效观察。结果:显效8例,有效2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0%。

附:荔枝根

为无患子科荔枝属植物荔枝的根。

全年均可挖根,鲜用或晒干。

微苦、涩,温。

理气止痛,解毒消肿。主治胃痛,疝气,咽喉肿痛。

《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胃脘胀痛。

内服:煎汤,10~30??,鲜品60??。

1.治胃脘胀痛:荔枝根30??,枇杷根30??。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2.治疝气:

鲜荔枝根60??。水煎调红糖,饭前服。《福建中草药》。

3.治喉痹肿痛:

荔枝花并根,共十二分。以水三升,煮,去

滓,含,细细呷之。《海上集验方》。

桂味荔枝

妃子笑荔枝

荔枝假种皮(荔枝果肉)

荔枝果皮

荔枝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nmaoa.com/xmxt/97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仙茅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