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仙茅 > 仙茅形态 > 正文 > 正文

中医偏方大全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8 15:34:58

偏方(一)

1:治慢性腹泻五倍子粒(炒)研末,将药末面糊为丸,每丸重0.5克。每次服5丸,米汤送下,每天3次。此方对慢性腹泻次数多数量少并兼脱肛者有效。

2:治糖尿病并发症菊花、枸杞、泽泻、丹皮、茯苓各10克,山萸肉、山药各15克,丹参30克,熟地、当归、川芎各12克,每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糖尿病伴有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或两目干涩,或复视者。

3:治牙痛海桐皮32克,旱莲草16克,侧柏叶16克,细辛3克。水煎取汁,口含片刻后吞服,每日1剂。适用于牙龈肿痛、牙痛、牙周炎。

4:治慢性肾炎蛋白尿芡实、赤小豆各50克,山药、薏苡仁各30克,玉米须、白茅根各15克(药用纱布包好),煮粥食,每日1剂。

5:治肠易激综合征吴茱萸、公丁香各50克,肉桂60克,广木香80克。将上药研末混匀,取药粉3~5克,用姜汁或葱白汁调成糊状(也可干用)敷于脐部,用伤湿止痛膏覆盖,用热水袋敷30分钟,24小时换药1次,14天为1疗程。

6:治风湿骨痛南蛇藤根、凌霄藤各克,石南藤75克,八角枫根45克,千年健30克,上药浸入毫升烧酒中,2周后去渣,澄清。每次饮20毫升,每日2次。

7:治慢性肝炎淮山药30克,生地、女贞子、桑葚、沙参、丹参、白芍各15克,枸杞、麦冬、贯众、虎杖各12克。水煎服。治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转氨酶升高、口干便秘。

8:治十二指肠溃疡茯苓30克,肉桂9克,焦白术12克,炙甘草9克。水煎3次,混合药汁,分3次饭后温服,每天1剂。

9:治慢性胃炎茯苓20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生姜汁一小杯。把前3药水煎3次,把3次药汁与姜汁混合在一起,分三次饭后温服,每日1剂。

10:治高血压地骨皮、葛根、丹参、牛蒡子各3克,置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后当茶水频频饮用,水尽加水,可冲泡4~5次。每天1剂,连服30天为1个疗程。有冠心病者再加山楂3克。

11:治尿路结石鸡内金、玉米须各50克,加水一碗煎汤服下,每日2~3次,连服10天。服药期间忌吃肝脏、肥肉、蛋黄。

12:治贫血黄芪30克,当归15克,乌骨鸡一只,隔水炖熟吃。

13:治跟腱炎透骨草、桑枝、白芍、鸡血藤各50克,桂枝、紫苏叶、木香、伸筋草、路路通各40克,生大黄、红花、桃仁、麻黄各15克。将上药加水~毫升,煎沸20分钟,趁热熏蒸患处;待温时,浸洗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熏洗后用纱布绷带固定即可。5天为1疗程。

14:治口腔溃疡金银花20克,金钱草20克,金樱子(炙)6克,水煎服。加服维生素B2,每次2片,每日3次。

15:治三叉神经痛川芎、元胡、地龙、蝉蜕、菊花、蔓荆子各15克,炙甘草、全蝎、皂刺各10克,僵蚕12克,土元6克,蜈蚣(焙干研末冲服)2条。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16:治过敏性鼻炎黄芪50克,党参、山药各30克,白术、白芍、桂枝、杏仁、菟丝子、巴戟天各15克,甘草10克,大枣5枚,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剂。

17:治更年期综合征党参、夜交藤、龙齿(先煎)各15克,白术、茯苓、酸枣仁、炙黄芪、柏子仁各10克,

偏方(二)

1:治脾虚带下芡实、薏苡仁、山药、赤小豆各40克,白术、苍术、陈皮、白芍、车前子、桔梗、砂仁各15克(上述中药用纱布包好),红参粉(冲服)10克,煮粥服,每日1剂。

2:治痛风薏苡仁、威灵仙各30克,牛膝、萆薢各20克,泽兰、苍术各10克,泽泻、山慈姑12克,车前子、土茯苓各15克,炒桃仁9克。水煎服,每日1剂,15天为1疗程。

3:治老年白内障车前子20克(一次量),用布包好(不要包得过紧),煎半小时,水以没过药包为度。一剂药煎2次,第一次药液内服,第二次药液清洗患目,一日3次。

4:治斑秃取白茯苓适量研为细末,每次以温开水送服6克,每日2次。坚持用药以发根生出为度。

5: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生黄芪30克,熟地黄、淫羊藿、白芍、鸡血藤各15克,川牛膝、肉苁蓉、三七粉(冲)、没药各10克,鹿角胶15克(烊化)。加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

6:治荨麻疹鲜桃仁克,苦参20克,白酒毫升,置于瓶内,密封连浸10天,外搽患部,一般擦1次风疹块消失。孕妇忌用。

7:治秋燥伤胃阴玉竹9克,麦冬9克,沙参6克,生甘草3克,水煎,分两次服。

8:治虚症,肢体酸软,自汗盗汗玉竹15克,丹参7.5克,水煎服。分两次服。

9:治反流性食管炎柴胡、白芍、蒲公英、海螵蛸、枳壳各10克,夏枯草12克,厚朴8克,赭石、煅瓦楞子各1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

10:治慢性胃炎醋延胡索、海螵蛸、白芍、炒川楝子、蒲公英各10克,乌药8克,沉香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1疗程。

11:治溃疡性肠炎附子、诃子、升麻、地榆炭各10克,炒白术、党参各12克,干姜6克,柴胡8克,水煎服,每日1剂,15天为1疗程。

12:治萎缩性胃炎白花蛇舌草、太子参、石斛、莪术、鸡内金、厚朴各10克,甘草5克,黄芪15克,三七3克,枳壳8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

13:治神经衰弱蝉蜕10克,加水毫升,武火煎沸后再用文火缓煎15分钟,取汁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15日为1疗程。

14:治梅尼埃综合征泽兰、益母草、川牛膝、茯苓、泽泻、猪苓、车前子各15克,竹茹、半夏、陈皮、旋覆花、柴胡、香附、天麻各9克,川芎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以3天为1个疗程。

15:治反复尿路感染生地30克,丹皮15克,山药20克,茯苓30克,萸肉15克,泽泻、杜仲、黄柏、知母各10克,马齿苋(无时可用金钱草替代)、蒲公英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温服。

16:治眩晕症龙胆草、栀子各15克,黄芩、柴胡、泽泻、当归各10克,木通、车前子、甘草各5克,生地25克。水煎服,每日1剂。症状控制后,可用菊花、金银花各10克,沸开水冲泡代茶,维持服用两星期。

17:治习惯性便秘、老年便秘火麻仁、大黄、陈皮各克,苦杏仁(去皮炒)、木香、白芍各60克。粉碎成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每日服2次,每次服1~2丸。

18:治软组织损伤黄栀子、桃仁、玉竹各30克。共研为末,过筛,用白酒、水各半,调为糊状,敷于患处,厚度3~4毫米,外用纱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如有骨折者,待固定后才可敷。

19:治湿疹生明矾克,食盐克冲开水,溶化后,淋洗患处。

20:治牛皮癣川连15克,斑蝥3克。共研细末,用麻油调匀,擦患处。

20:治皮肤瘙痒蛇床子、地肤子各30克,苍耳子20克,苦参、白鲜皮各15克,防风、蝉蜕各10克。水煎外洗,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1日1剂

偏方(之二)

1:治脾虚带下芡实、薏苡仁、山药、赤小豆各40克,白术、苍术、陈皮、白芍、车前子、桔梗、砂仁各15克(上述中药用纱布包好),红参粉(冲服)10克,煮粥服,每日1剂。

2:治痛风薏苡仁、威灵仙各30克,牛膝、萆薢各20克,泽兰、苍术各10克,泽泻、山慈姑12克,车前子、土茯苓各15克,炒桃仁9克。水煎服,每日1剂,15天为1疗程。

3:治老年白内障车前子20克(一次量),用布包好(不要包得过紧),煎半小时,水以没过药包为度。一剂药煎2次,第一次药液内服,第二次药液清洗患目,一日3次。

4:治斑秃取白茯苓适量研为细末,每次以温开水送服6克,每日2次。坚持用药以发根生出为度。

5: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生黄芪30克,熟地黄、淫羊藿、白芍、鸡血藤各15克,川牛膝、肉苁蓉、三七粉(冲)、没药各10克,鹿角胶15克(烊化)。加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

6:治荨麻疹鲜桃仁克,苦参20克,白酒毫升,置于瓶内,密封连浸10天,外搽患部,一般擦1次风疹块消失。孕妇忌用。

7:治秋燥伤胃阴玉竹9克,麦冬9克,沙参6克,生甘草3克,水煎,分两次服。

8:治虚症,肢体酸软,自汗盗汗玉竹15克,丹参7.5克,水煎服。分两次服。

9:治反流性食管炎柴胡、白芍、蒲公英、海螵蛸、枳壳各10克,夏枯草12克,厚朴8克,赭石、煅瓦楞子各1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

10:治慢性胃炎醋延胡索、海螵蛸、白芍、炒川楝子、蒲公英各10克,乌药8克,沉香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1疗程。

11:治溃疡性肠炎附子、诃子、升麻、地榆炭各10克,炒白术、党参各12克,干姜6克,柴胡8克,水煎服,每日1剂,15天为1疗程。

12:治萎缩性胃炎白花蛇舌草、太子参、石斛、莪术、鸡内金、厚朴各10克,甘草5克,黄芪15克,三七3克,枳壳8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

13:治神经衰弱蝉蜕10克,加水毫升,武火煎沸后再用文火缓煎15分钟,取汁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15日为1疗程。

14:治梅尼埃综合征泽兰、益母草、川牛膝、茯苓、泽泻、猪苓、车前子各15克,竹茹、半夏、陈皮、旋覆花、柴胡、香附、天麻各9克,川芎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以3天为1个疗程。

15:治反复尿路感染生地30克,丹皮15克,山药20克,茯苓30克,萸肉15克,泽泻、杜仲、黄柏、知母各10克,马齿苋(无时可用金钱草替代)、蒲公英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温服。

16:治眩晕症龙胆草、栀子各15克,黄芩、柴胡、泽泻、当归各10克,木通、车前子、甘草各5克,生地25克。水煎服,每日1剂。症状控制后,可用菊花、金银花各10克,沸开水冲泡代茶,维持服用两星期。

17:治习惯性便秘、老年便秘火麻仁、大黄、陈皮各克,苦杏仁(去皮炒)、木香、白芍各60克。粉碎成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每日服2次,每次服1~2丸。

18:治软组织损伤黄栀子、桃仁、玉竹各30克。共研为末,过筛,用白酒、水各半,调为糊状,敷于患处,厚度3~4毫米,外用纱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如有骨折者,待固定后才可敷。

19:治湿疹生明矾克,食盐克冲开水,溶化后,淋洗患处。

20:治牛皮癣川连15克,斑蝥3克。共研细末,用麻油调匀,擦患处。

偏方(三)

1:治乳腺炎柴胡、青皮各12克,天花粉、桔梗、连翘、全蝎、王不留行、皂角刺各10克,金银花、蒲公英、瓜蒌各15克。乳房胀硬热痛、触之有块加丝瓜络、路路通。水煎服,每日1剂,3天为1疗程。

2:治脾虚湿浊型痛风党参、黄芪、茵陈、厚朴花各12克,白术、赤茯苓、木瓜、泽泻、怀牛膝、苍术、忍冬藤、蚤休、虎杖各15克,水煎服。

3:治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川贝粉、紫河车粉各60克,海螵蛸粉15克,白及粉克。调匀,每次服10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4:治咽喉肿痛,难以进食川贝母、山豆根、桔梗各10克,甘草、荆芥、薄荷各3克,水煎服。

5:治足癣半枝莲60克,煎汤,待温后浸泡患足15分钟。

6:治须发早白紫荆花9克,何首乌15克,水煎服。

7:治贫血芡实60克,大枣、枸杞各30克,鸡肉克,加调料煮食。

8:治静脉血栓形成赤芍15克,川芎、桃仁、红花、莪术、白芷、牛膝、三棱、香附各9克,老葱3根,生姜3片,大枣5个。水煎3次,混合药汁,分3次饭前服,每天1剂。

9:治顽固性口腔溃疡蒲公英、金银花、生地、柴胡各12克,黄连、熟大黄各6克,土茯苓、枳实、赤芍、甘草各10克,水煎3次,混合药汁,分3次饭后温服,每天1剂。

10:治肺热咳嗽多痰,咽干贝母50克,甘草(炙)5克,杏仁50克。共研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用1丸,含化咽津,小儿减半量。

11: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杜仲、川牛膝、桑寄生、狗脊、山萸肉、赤芍、延胡索各15克,当归20克,川芎、红花、土鳖虫、桃仁各10克,乳香、没药、炙甘草各6克,木香3克,三七粉3克(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

12:治肠易激综合征白术12克,吴茱萸6克,党参、防风、石榴皮、延胡索、佛手、茯苓各10克,补骨脂、柴胡各8克,白芍15克,炮姜、炙甘草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1疗程。

13:治老年足跟痛威灵仙50克,加入陈醋毫升,煎沸后,用纱布浸药液洗敷。

14:治肺结核白及、百合、薏苡仁、甜杏仁各克,川贝母50克,共研为细末。每次口服10克,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

15:治口腔白斑熟地黄20克,山药10克,牡丹皮10克,泽泻10克,山茱萸10克,茯苓20克,肉桂3克,麦冬10克,石斛15克,半夏10克。水煎服,每天1剂,每天两次。

16:治尿崩症甘草粉5克,水冲服,每日4次。

17:治褥疮甘草、荆芥、防风各9克,煎液洗患处,每日2~3次。

18:治皮肌炎鳖甲32克(先煎),地骨皮30克,知母12克,丹皮12克,红紫草12克,青蒿12克,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皮肌炎,红斑性狼疮。

19:治神经性耳鸣熟地黄、女贞子、白芍、麦冬、玄参、山药、牡丹皮、磁石各15克,五味子、当归、石斛、桃仁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20:治皮肤瘙痒症赤石脂70克,滑石60克,僵蚕15克,白芷、甘草各10克,冰片9克,甘油毫升。上药研末,加入蒸馏水毫升,最后加入甘油,配制成药水。用时摇匀,擦患处,每日3~5次。

偏方(四)

1:治高血脂症枸杞子10克,何首乌15克,草决明15克,山楂15克,丹参20克。文火水煎,取汁储于保温瓶中,代茶频饮。

2:治脾胃不和失眠芡实、白茯苓各50克,乌梅30克,白糖20克,煮粥食,每日1剂。

3:治甲状腺机能减退党参20克、黄芪30克、桂枝5克、制附片10克、茯苓20克、泽泻20克、仙茅15克、仙灵脾15克、补骨脂10克、甘草5克。畏寒、肢冷、浮肿,加麦门冬12克、玉竹12克、五味子5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4:治习惯性便秘生白术60克,生白芍60克。水煎两次,混合药汁,分早、晚两次饭前温服。每天1剂。

5:治慢性前列腺炎熟地、金樱子、芡实各15克,覆盆子、仙灵脾、锁阳各12克,五味子、山萸肉、刺猬皮各10克,制首乌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6:治慢性菌痢桂枝9克,白芍18克,炙甘草9克,生姜9克,大枣12枚。水煎3次,混合药汁,分3次饭前温服,每天1剂。适用于慢性菌痢久治不愈,属于虚寒之症。

7:治淋巴结核炮山甲、全蝎、白僵蚕、夏枯草、黄药子各10克,蜈蚣21条、皂角刺4克,生甘草6克。将上述中药浸泡于38度毫升的白酒中1周,每天摇动1次。每次饮用10毫升,每日2次。

8:治慢性肝炎沙参、五味子、枸杞子各15克,玫瑰花5克,粳米克,冰糖适量。先将沙参、五味子水煎取汁,再用药汁同枸杞子、粳米一起煮粥,待粥快熟时,加入玫瑰花煮3~5分钟,加冰糖调味食用。

9:治痔疮八角枫根皮60克。放入猪直肠内蒸6小时,去药渣,一次服。

10:治风湿关节炎四方木皮克,八角枫根30克,梨根30克。加米酒毫升,浸15天后可用,每次10~20毫升,每天2次。外用适量揉擦患处。

11:治足癣鲜败酱草、鲜蒲公英各克,洗净,捣碎,加水0毫升,煮沸10分钟,待温后泡脚,凉后再加温,每日洗3次。

12:治脚汗、臭、痒王不留行30克,苦参60克,白鲜皮60克,生姜60克,食盐60克,花椒30克,白萝卜克(切片),水煎,稍冷浸泡双足,每日泡3次,每次浸泡10~15分钟,2日1剂。

13:治花斑癣硼砂50克(视皮损范围大小适当增减),米醋毫升,混合置沙锅煮溶,待凉装瓶备用。浴后用棉签蘸药液均匀涂抹患处,每日1次,连用2~5天即愈,且愈后不易复发。

14:治牙痛生石膏30克,地骨皮12克。舌苔白加北细辛3克;牙齿浮动加珠儿参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15:治体癣鲜半夏除去外皮,用醋4~5滴,放于碗底磨取汁液,涂于患处,每日3次。

16:治浅表性胃炎党参、白术、干姜各10克,香附15克,枳壳15克,麦芽15克,乌贼骨15克,良姜6克,木香6克,砂仁6克,每日1剂,水煎3次,混合药汁,分3次饭前温服,连服30剂为一个疗程。

17:治严重失眠党参15克,黄芪15克,黄连3克,茯苓10克,朱砂3克,杜仲12克,生地12克,当归15克,丹参12克,酸枣仁12克,桂圆肉15克,五味子12克,灯心草5克,炙甘草6克,川芎6克,白芷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一般服4~6剂。

18:治肺热燥咳玉竹、麦冬各9克,水煎服。

19:治跟骨痛熟地黄15克,山萸肉、山药各12克,泽泻、牡丹皮、补骨脂、木瓜各10克。将上药研末混匀,炼蜜为丸,每服6克,黄酒送,服。

20:治.上消化道出血赤石脂、白及分别研末,过筛,按1:1的比例配制成散剂,贮于干净瓶中。使用时每次取3克,温开水调成糊状空腹服用,每日3次,一般1~3天可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nmaoa.com/xmxt/105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仙茅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