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厂枪配套的机械瞄具到第三方复刻的光学瞄具,甚至原品,瞄具在Wargame中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废话,没有瞄你怎么瞄准...),这一配件不仅能在下场中带来极大的优势(自身水平不够除外...),还能让你的发射器更好看(在大众审美能接受的范围内)。
本文主讲市面上各类复刻瞄具的与选择、搭配建议(主观感受是不可避免的),与部分瞄准具的科普,希望能够给末世入坑的新人们一点引导。
如果你并不熟悉瞄具、正打算入手,或只是单纯想了解一下这一种配件,那你也来对地方了。
(HK真铁,三种不同的瞄具搭配)
玩具枪不需要考一些虑真铁才有的需求,瞄具的搭配上没有太大的限制,有导轨就能往上装,我们可以参考真冰或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搭配,如其他配件一样,瞄具在风格上被玩家模糊划分为军规(军警单位经常使用的型号)和竞技/民用风。
复刻瞄具,是一些种模仿真品外观、功能,专门用于玩具枪的产品,可靠性和质量方面通常达不到原品水平(还有价格),原品世界中有名的型号(如ACOG、EXPS3)都有复刻,至于不太有名的...基本没有,因此玩家的实际选择也不会太丰富,玩具上使用的复刻瞄具和真枪的原品在功能、使用效果上或多或少都会有差异,至于这些差异有多大、会产生何种影响,也是我们下面会讲到的问题之一。
废话不多说,先从瞄具的类型开始说起,根据原理,常见的瞄具可分为四大类:机械瞄具、反射式瞄具、全息瞄具、望远式光学瞄具,其中还有根据结构和功能作出的细化,都会按顺序一一说明。
机械瞄具
最基础、简单的瞄具。
(M16A2提把瞄具)
机械瞄具(简称机瞄)分为两部分,照门(前)和准星(后),照门的类型可分为缺口式、觇孔式(如图),准星有开放式、包围式,由于很多机械瞄具都是直接固定在机匣/枪管上(如AK),不能给其它枪型使用,因此下面讲的只有基于AR平台的通用机械瞄具。
1.固定式机瞄
(DanielDefense固定式AR15机械瞄具)
可以独立使用,或单照门配合M16导气座准星使用,同类型的还有M4/M16提把、CQBR照门,它们在使用效果上没太大区别。
(MK18Mod0)
固定式机瞄具相对坚固,不能与望远式光学瞄具一起使用,红点瞄具要使用较高的镜座避免机瞄阻挡视野,不建议将这类机瞄作为备用瞄具。
2.折叠机瞄
(MatechBUIS)
在光瞄为主,机瞄为辅的时代潮流下,折叠机瞄应运而生,作为备用瞄具,平日折叠起来给光瞄让位,MatechBUIS用于取代M4/M16步枪的可拆卸提把照门,没有配套准星。
(MagpulMBUS3)
Magpul、KAC、Troy等厂商生产的折叠机瞄知名度较高,都有相应的复刻版,但质量参差不齐,比如机瞄立起来是歪的...只能说一分钱一分货吧...
机械瞄具的一个功能是辅助Hopup归零,像Magpul、KAC等不可调节的简易机瞄,瞄准线已经很接近真枪的米实战归零,你可以不用特意去给机瞄归零(很少玩家会直接使用机械瞄具),只需在20米左右调整Hop让弹着点与机瞄大致重合,然后再给光瞄归零,让分划板与弹着点重合。
补充:关于瞄具高度
上面提到的AR的机械瞄具都是可以混用的,AR以枪管正上方2.6英寸作为标准瞄具高度,即M16导气座准星的高度,绝大部分AR机械瞄具都按这一标准设计,这些机瞄也能通用于大部分平顶导轨的枪型上,如SCAR、CZ,HK,这些型号有自己的专用机瞄,但也能通用AR机瞄。
3.侧置机瞄
(未知)
与普通机瞄一样,处于斜45度的位置,作为一种能快速使用的后备瞄具,注意这种瞄具的使用方式是枪侧过来,不是歪头。
手枪机械瞄具
(Glock原厂机瞄)
手枪使用的缺口照门机械瞄具,它们比步枪机瞄更简单,大部分现代手枪的机瞄可以拆卸并替换,某些还具备可调节的照门,手枪瞄具有一些增强瞄准射击效率的设计,这些设计也有应用在步枪机瞄上,不过少有复刻。
补充:不同的手枪都有自己的接口标准,不存在通用性,不同厂商的玩具也有自己的标准,如Glock,有TM接口、KSC接口、真规接口。
1.荧光机瞄
(未知)
在照门和准星上使用荧光材料,照明充足时吸收光线,用手电筒照射的话能持续亮1-2个小时左右,时效性是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因此这种荧光瞄具更多的用在玩具枪上面,其实TM的Glock原装就会送你一套...价格较便宜,比原厂机瞄贵一点点。
2.光纤机具
(Truglo光纤机瞄)
使用光导纤维提供照明的机瞄,常见于一些竞赛手枪,这是一种日间使用的瞄具,光纤亮度受照明强度、角度以及光纤质量的影响,弱光环境下效果不佳,光纤越长,亮度越大(为什么光纤机瞄都那么长的原因...),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更换不同颜色的光纤。
3.氚光机瞄
(Trijicon氚光机瞄,左增高版、右标准版)
一种为军警研发,专门用于低光环境瞄准的机械瞄具,氚光机瞄使用填充放射性材料的玻璃管提供稳定照明,氚元素的半衰期约为12年,这类使用氚光照明的瞄具至少能常量十年。
氚光机瞄的价格较高,采购并加工放射性材料需要特殊资质,因此生产氚光机瞄的厂商并不多,国内暂时没有出现任何带氚光照明的复刻产品,能买到的都是代工或进口货。
4.鬼环
(AroTek鬼环机瞄)
鬼环主要用在霰弹枪上使用,其本质是一个放大版的觇孔,上眼速度快,有一定的精度损失。
复刻有是有,并不是十分流行,上次看到一套光纤鬼环的价格已经接近氚光机瞄的水平...
反射式瞄具
反射式瞄具使用镀膜镜片(析光镜)将LED光源(瞄准点)反射入人眼,射手只需将这个反射虚像与目标重合即可完成瞄准,由于瞄准点通常是一个红色的圆点,所以也称红点瞄具,这类型瞄具没有放大倍率。
红点瞄具也属于光学瞄具,只不过现在光瞄一词多被用于代称望远式瞄具(有很多镜片,还能放大,直觉上给人的感觉更“光学”...)
(AimpointM2)
红点瞄具是所有复刻类型当中种类最丰富,玩家使用最多的,价格也在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新手适合从这里开始。
当然,选择复刻产品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外观,新手建议提前做好功课来避免被坑或买回来一些奇怪的镜子,我们要注意的有以下四点。
1.通光量
(NyderModer47霰弹枪反射瞄具)
瞄具的通光量决定了透过镜片看到的景物明暗度,玩家使用“透光”来形容,透光自然是越高越好,如果低了,弱光环境下用起来就会像晚上戴墨镜一样难受,红点瞄具的镜片镀膜常见的有白膜(银膜)、红膜、黄膜、蓝膜等,除个别高质量产品,银膜的透光普遍很差。
2.视野
(G36整合式光学瞄具,反射红点部分)
看完这张图,不用我多说了吧...懂的都懂。
3.供电
目前主流复刻产品中大多为使用CR纽扣电池的型号,还有部分用CRA锂电池、5号电池,在这三种之外的电池的续航能力会稍差,或者只能通过网购获得的特殊型号。
4.视差
(AimpointM2)
理论上,射手在任意角度透过镜片观察,红点始终与目标保持重合,而实际上,在观察角度超出一定的范围(无视差范围)后,红点与目标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之为视差。
视差无法被消除,只能通过优化镜片设计减轻影响,在不同的距离上,视差的大小也不一样,复刻瞄具在5米的视差控制在一张A4纸内为合格,半张内为优秀。
窗式/开放式反射瞄具
(“四变点”)
结构简单的红点瞄具,镜片与LED光源完全暴露在外,军警单位几乎不会选择使用这种红点瞄具,更多的是在民用市场发挥其价值,虽然窗式的瞄准视野很好,但镜片易受到损伤,边框引导性差,容易跟丢瞄准点。
上图中的四变点是Wargame圈最常见的复刻瞄,具体起源已不可考(很多厂家都在做这个外观,据说专利是瓦尔特的),这个玩意有四种不同的瞄准点可以选择,而且非常便宜,典型的入门级产品,可能很多老玩家都有一个。
总体来说就是便宜、易上手,这种结构的镜片透光也不会差到哪去,出不了造型,搭配也没什么好讲究的,坏了也不心疼。
筒式/封闭式反射瞄具
(TrijiconMRO)
封闭式红点有一个坚实的镜筒保护镜片,可靠性更好,在原品世界中,许多比较有名的型号都是封闭式结构,瞄具边框比开放式稍厚,但可通过双眼瞄准来克服这一问题。
(AimpointM4)
目前比较有名的原品厂商如Aimpoint、Trijicon,他们经典型号都有复刻版本,Vortex、Sig这些在民用市场比较常见的也有,时间长了你们会发现,只要是被军队、特种部队采用、影视作品出镜率较高的型号,就不怕没人做复刻。
有很多人觉得封闭式红点就是用来出造型的,视野没有开放式好、不实用,其实封闭式红点的视野仅限于单眼,双眼瞄准下,你看到的将会是一个清晰的红点和虚化、半透明的镜筒。
微型/手枪反射瞄具
(TrijiconRMR)
一类紧凑的小型红点,通常作为步枪后备瞄具或手枪瞄具,当然也能独立安装在步枪上使用,类似的反射式瞄具微型化也许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TirjiconRMR与氚光机瞄)
(TrijiconACOGTA31+MS01“Docter”)
小型红点与普通尺寸的红点在价格方面其实没有太大的差距,如果要在步枪上单独使用还需购买一个增高底座,或许这里面拉开的价格差是很少有人单独使用的原因,个人更推荐在手枪上使用这种小型红点。
(LeupoldDeltapointPRO)
现在很多手枪(如GlockMOS、SIGM17)原厂就已经有设计用于安装红点瞄具的槽位,接口通用性基本不是问题。
作为手枪红点的话对复刻产品的质量要求要更高一些,本身需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否则射击过程中会发生镜片震飞的情况...(IPSC手枪那种镜桥固定方式问题不大)
还有一些光学上的差异,如下图,左边的透光虽好,但反射光点太大,根本不适合装在手枪上...
(未知)
如果你对开放式的可靠性抱有怀疑,也有相应的封闭式手枪红点可以选择。
(AimpointACROP-1)
无电池反射瞄具
(MeprolightMepro21)
有一些红点瞄具是不需要电池的,它们使用光纤照亮分划,弱光/无光环境使用内置的放射源(氚管)照明,听起来很完美,对吧?
前面说到过,采购并加工放射性材料需要特殊资质,所以市面上的复刻产品大多数里面都是没有氚管的,只有在太阳下才能正常使用...也有一些复刻改成了电池供电...
瞄具底座
(GeisseleT1底座,从左到右为Co-Witness、Lower1/3、1.93SuperPrecision)
大多数瞄具都是可拆卸底座设计,射手可以根据需求选用合适的底座(前提是有复刻),瞄具高度也有自己的标准,而不是一个随便定下的数字。
(AimpointT1)
原厂常见的底座高度有Co-Witness和Lower1/3两种,前者的高度是1.4英寸(从导轨顶部到瞄具中心),瞄具高度与AR机械瞄具一致,后者要高一些(一般是1.6英寸),但仍可使用机械瞄具。
1.93(英寸)是第三方选配,这个高度下的瞄具视野不会被PEQ或其他指示器遮挡,此外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非主流高度底座,一般是没有复刻的。
(AimpointT1)
这一类高度不太统一的低基底座,用于瞄准基线特殊的枪型(AK、G36)。
(广告之后更精彩)
全息衍射瞄具/假全息
比较先进的东西...
(EotechEXPS3-0)
全息瞄具和反射瞄具的成像原理不同,不过使用上没太大区别,全息衍射技术成本高昂,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不太可能看到这项技术应用在复刻产品上。
目前全息瞄具外观的复刻产品内部是反射式结构,像Eotech这样的外形只能采用二次反射,光线经过两次反射到达人眼,镜片镀膜也比较厚,透光比普通的反射瞄具差很多。
(EotechXPS3)
大部分复刻全息的透光效果可以参考左边的,一些价格比较高的产品稍好,但和普通的反射红点相比仍有差距,反正也能用...
(未知)
有趣的是,所有的复刻瞄具中只有全息还原了原品的夜视档位,其他的反射红点把夜视档位改成了绿点...因此复刻全息有可能是最便宜的夜视射击配件。(比PEQ便宜)
(广告之后更精彩)
望远式光学瞄具
有倍率光学瞄具...
(PSO-14X24)
望远式光学瞄具(下文简称光瞄...)具备放大功能,可以让射手看清远距离目标、进行更精确的射击,最早只为狙击步枪提供,二战结束后,一些专门为小口径自动步枪设计的低倍率光瞄开始流行,这是也本文侧重讨论的。
(TrijiconACOG3.5X35)
轻武器使用的光瞄常见的有传统光瞄和棱镜光瞄。
传统光瞄使用透镜组聚焦、放大图像,可以做出很高的放大倍率,体积和长度比较大,较新式的棱镜光瞄在光路中加入玻璃棱镜组设计,镜体可以做的非常紧凑、短小,棱镜光瞄的放大倍率较小,一般不会超过6倍,也是Wargame中常用的类型。
下面是关于挑选光瞄你所需要了解的相关信息。
1.瞄具规格
光瞄的规格一般使用放大倍率与物镜直径两组参数表达,如4X32mm,表示4倍放大和32mm的物镜直径,3-9X40,则表示3至9倍的可变倍率和40mm的物镜直径。
光瞄的透光会受放大倍数影响,高倍率的光瞄会有更大的物镜。
2.出瞳距
出瞳距指在没有晕影(黑边)、可以看清境内影像的情况下,人眼与目镜的距离,出瞳距的长短不好评价,还是看人...
3.聚焦平面
光瞄内有两个光线聚焦平面:第一聚焦平面(FFP)和第二聚焦平面(SFP),分划板可以设计在其中一个位置,以此分为前置分划和后置分划。
前置的瞄准分划会随倍率放大,后置则不会发生变化,前置光瞄的价格比后置高很多,并且对玩具来说也不是必要的。
定倍光瞄
(Trijicon主场)
(TrijiconACOG4X32TA31RCO)
紧凑的棱镜瞄具,体积已经做到与大部分封闭式红点相当,根据不同的型号,倍率从1到6倍不等,对于玩具而言,最均衡的是4倍,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市面上很多的复刻都是4倍...也存在一些像SigBravo4的3.5倍(原品是4倍)光瞄,但外观不讨喜,到最后都“消失匿迹”了。
(TrijiconACOG4X32TA31RCO,前方是虚化的M16导气座准星)
TrijiconACOG的复刻是目前最成熟的,有很多不同的型号和分划可供选择,视野和原品也没太大的区别,这个光瞄在很多FPS游戏与影视作品中都有出现过,同时又是美军制式光学瞄具,复刻在圈内保有量不低,卖得好,价格自然也便宜,可以说是复刻定倍光瞄的首选。(虽然很大程度上是没得选...)
但...还是有一些问题是需要注意的,ACOG原品(TA01除外)使用光纤+氚管双照明系统,是的,复刻里面没有氚管...原品还有一种称为“BAC”的双目瞄准功能,,复刻瞄具的光路设计和原品并不一样,不具备BAC功能,但也有厂商复刻了原品的光路设计,不过还没有出现大范围取代旧光路的情况。
在原品世界中,定倍光瞄都主要用于百米外的目标,Wargame下场的交战距离一般都在50米以内,目标的距离跨度会很大,建议搭配侧置机瞄或红点瞄具。(不要在室内场地使用定倍光瞄...)
去义乌逛逛,有可能会找到ElcanC79,甚至是L9A1这种冷门定倍光瞄,买的人少,自然也就没人能告诉你这些冷门复刻型号做出来的水准如何。
可变倍率/多用途光瞄
(Elcan主场...)
(ElcanSpecterDR1/4X)
这一类光瞄没有明确的分类,定义大概就是作为低倍率步枪战斗瞄准镜,既可以变倍,又要区别于传统的狙击型光瞄(体积大),这部分只单独讲Elcan。
ElcanDR有1/4X和1.5/6两种规格的复刻,因为外形缘故被玩家称作“火车头”...
(ElcanSpecterDR1/4X)
这是一个1/4X的光瞄,原品使用拨杆控制旋转透镜变倍,1倍和4倍之间是没有过渡倍率的,很多复刻并没有还原这一结构,这种体积限制下使用传统变倍光路很难把视野做大,至于那些还结构还原的复刻价格自然就会高出很多。
如果你真的要入手就得慎重考虑了,一个高质量,达到能用水平的复刻价格可能比后面要讲到的LPVO(低倍可变倍率光瞄)还要高。
(LeupoldMark4CQ/T1-3X)
这是另外一个有复刻的,多年前还有卖,仅此而已了...
复合式光学瞄具
(LeupoldD-EVO+LCD)
将光瞄与反射式瞄具整合在一起,或两个独立的瞄具在同一平台配合使用,试图达到远近兼顾的目的,目前有双瞄具组合、无分划增倍镜两种类型。
双瞄具组合
(LeupoldHAMR4X24)
本质是在有倍率光瞄上面加装一个小型反射红点,以套装形式出售,更像是原品厂家的营销手段,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在ACOG或ElcanDR上加红点,这种做法在前几年还很流行,现在更多的是使用独立的侧置瞄具,因为把枪侧过来仍然可以保持贴腮射击...
2.增倍镜
(EotechHHS)
增倍镜是另一种现在比较流行的方案,最具代表性的是Eotech的HHS组合,在全息瞄具后方串联一个3倍的无分划“望远镜”,组成一个三倍的光瞄,若要单独使用全息瞄具只需把增倍镜翻到另一侧即可。
实际上这个东西的核心就是增倍镜,你可以单独购买这一部分与其他无倍率瞄具搭配,这种组合对主体瞄具的透光表现有很高的要求。(全息复刻可以不考虑这种搭配...)
(Aimpoint3XMAG)
1倍棱镜瞄具
(散光之友)
(VortexSpitfire1X)
倍率只有1倍的光瞄,除光瞄特有的出瞳距和晕影外,使用效果与无倍率反射瞄具相当。
为什么要购买一个倍率只有1倍的光瞄?
有的人第一次使用反射瞄具时会发现眼前的瞄准点模糊、甚至有重影,这种情况通常意味着你的眼睛可能有轻微散光或其他的视力问题,比较严重的话裸眼是无法正常使用反射/全息瞄具的,你只能配一副眼镜,或把希望寄托在光瞄上。
这就是1倍光瞄的设计初衷...
光瞄一般没有镜片镀膜,通光量方面先天优于反射瞄具,且不依赖电池,当然价格也更高,至少目前圈内还不怎么流行。
LPVO(低倍可变倍率瞄具)/速瞄
(VortexRazorHDGENII-E1-6X24)
LPVO的定位是是一种双用途瞄具,拥有较大的变倍范围,可同时兼顾近距离战斗(甚至室内)和远距离精确射击,近年来挺流行的...
LPVO的目镜比物镜大,和传统狙击型光瞄刚好反过来,这样可以避免隧道效应,保证瞄具的有效视野,使边框在视觉上看起来更薄,双目瞄准效果接近反射瞄具,当然用起来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
(VortexRazorHDGENII-E1-6X24)
虽然1倍是LPVO的一个卖点,但实际倍率多是1.1、1.2左右(肉眼很难看出区别),这是瞄具的结构所决定的,LPVO的倍率范围也并非越大越好,小物镜的通光量有限,一般在6倍以上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成像变暗、模糊的问题,至少原品也是这样的...
LPVO在Wargame中的实用价值还有待考量,不过很多玩家将其作为一个大号的1倍光瞄在室内使用...如果真要拿来下场的话,这里还是建议搭配侧置机瞄/反射瞄具使用,毕竟切换瞄具永远比手动变倍快...
价格方面,应该是所有类型中平均最高的,还是那句话,一分钱一分货,至少目前你能买到的复刻LPVO在品质和功能方面都没太大的问题。
喷莱斯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nmaoa.com/xmfb/9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