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阳虚体质是由于阳气不足、失于温煦,以形寒肢冷等虚冷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阳虚体质又称虚寒体质。中医认为,阳虚体质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久居冷室、久食冷饮、滥用抗生素等后天失养所致,是气虚体质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其程度更加严重。所以阳虚体质的人除了有气虚的典型表现(气短懒言、精神不振)以外,还会出现怕冷、手足冰凉等寒性症状,因此阳虚体质的人也可以叫做“怕冷派”。
教你鉴别阳虚体质
1.明显怕冷、手脚凉,对气候转凉敏感;
2.喜喝热茶、热汤;
3.疲乏无力的症状;
4.更有甚者,会出现动则心慌、气短,容易出汗,性欲减退;
5.男性易阳痿、早泄;
6.女性月经减少,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有孤独感的情况。
偏心阳虚:生姜茯苓粥
症状: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头晕等。
功效:温补心阳,化气行水。
:
生姜15克,茯苓20克,粳米(或糯米)克,红糖适量。
:
生姜取汁或捣成糊状;
茯苓研成粉;
先煮米,沸后入茯苓粉与姜汁(糊),煮粥食。
偏脾阳虚:赤豆黄雌鸡
症状:腹痛绵绵、喜温喜按、食少便溏等。
功效:温中益气,行水利尿。
:
黄雌鸡1只,草果6克,赤小豆30克。
:
将赤小豆洗净;
鸡去毛及内脏,洗净血水,与二味同煮至熟;
空腹饮汤食肉。
偏肾阳虚:二仙烧羊肉
症状: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小便清长、听力下降等
功效:补肾阳,祛寒湿
:
仙茅15克,仙灵脾15克,生姜15克,羊肉克,调料适量。
:
前3味装纱布袋中,扎口;
羊肉切片,同药袋共煮至羊肉熟烂,去药袋,加盐、味精调味;
食肉饮汤,日2次。
阳虚体质虽以形寒肢冷为主要表现,但不同脏腑的阳气偏衰都有其特殊的症状,如心阳虚的心悸气短,肾阳虚的腰膝酸软,脾阳虚的食少便溏等。中医药膳源于中医学,用膳时也应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故阳虚体质的纠偏应辨证施膳。
END
声明: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部分源于网络,整理而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