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仙茅 > 仙茅炮制 > 正文 > 正文

诗和远方都向往,但并非能说走就走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28 13:00:58
乌鲁木齐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484869.html

五台山。杨国军摄

据不完全统计,仅清代五位皇帝吟咏五台山的诗歌就有多首。而且直到现在,写五台山的诗仍如寺内香火般鼎盛不衰,以至无法计数。这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五台山的无穷魅力。

释明本的“五台山在天之北,狮子吼处乾坤窄”给我印象深刻,这气势一下子就把佛国圣地的意境写出来了。林景熙的“参透五台峰顶雪,却归大庾看梅花”、王安礼的“三伏重冰上五台”,呈现出一个高寒高远但朝圣不断的五台山。“雁门西畔是灵山,山作青螺五髻鬟。春日花开残雪里,僧房人在白云间。”成廷硅的这首则带我进入一幅诗意隽永、禅意十足的五台山春景图。

五台山。杨国军摄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宰相张商英还把五台山诗写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元祐三年,他逗留五台山两月,撰写了五台山志书《续清凉传》,并作《咏五台诗》六首,包括总咏五台和分咏东、南、西、北、中台各一首,历代和者不绝。明代僧人觉同曾搜集和诗编为《五台山倡和诗集》,该书虽已散佚,但以《咏五台诗》为标题和结构的诗作层出不穷,掀起了经久不衰的五台山热。

我在读有关五台山的诗歌时了解到,有两位非常著名的诗人没有来过五台山,却写过五台山,而且写得非常棒。一位是“诗圣”杜甫,他在《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一诗中开篇落笔即写“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通篇精彩地描绘了与一位在五台山石壁学佛有成的青年士子颂诗谈禅的情景。“陶谢不枝梧,风骚艺推激”,意思是说,许生诵诗才高气古,可上继风骚、下凌大诗人陶渊明与谢灵运。我在思忖:这是怎么样的一位高才,竟然能博得“诗圣”如此高的评价?不由得使人浮想联翩。另一位北宋大文豪苏轼也没来过五台山,只能“北望清凉山”,写下《送张天觉得山字》《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二首》等诗作,郑重推介五台山所产的药材——长松:“余光入岩石,神草出茅菅”“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称长松为沐浴着佛光的“神草”,有使须发由白转黑的惊人功效。“无复青粘和漆叶,枉将钟乳敌仙茅”,认为连神医华陀所传的养生秘方青粘和漆叶也远远不能与长松相比。这广告打得煞有介事,蛮有趣的。

五台山。龚跃贤摄

翻看写忻州的诗篇,写得最为深情的诗人当属忻州诗人、一代文宗元好问了。他的那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以及垒石埋葬殉情大雁的举动,荡气回肠地留下了一个网红级地名——雁丘。

事实上,元好问写忻州的诗也一样深情。他吟咏家乡雁门关、石岭关,写五台山、系舟山、东山、前高山、天涯山、七岩山等河山风物之作,一问世就令人难忘。“久旱雨亦好,既雨晴亦佳”“卷中正有家山在,一片伤心画不成”“常著一峰烟雨里,苦才多思是金山”“不上朝元峰北顶,真成不到此山来”随手吟诵几句,就觉耐人寻味。

野史亭是元好问留给忻州人的珍贵遗存,如今已成为享誉全国的网红级意象。“我作野史亭,日与诸君期”,该亭原本为元好问搜集金代史料,以一己之力编撰史书而修筑。野史亭并非因建筑精巧、风景优美、佳句迭出闻名,而是以它丰富的历史内蕴和浓重的人文色彩跻身于名亭之列。元代以后,“野史亭”一词就频繁出现在文人创作中,诗作越来越多。野史亭为历代文人名士所景仰,逐渐演变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象征。野史亭的影响甚至超越国界,在海外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野史亭。赵静摄

我想,这样的一个野史亭,比之滁州的醉翁亭、杭州的湖心亭、北京的陶然亭、长沙的爱晚亭也毫不逊色吧。

忻州阵容最为强大整饬的,要属“八景诗”。据了解,这里几乎每个县都有八景诗,可能单首诗并不以质量取胜,但齐刷刷地集中起来,经过一代又一代文人和仕宦者抒写,就成为一种强大的存在,让人心生莫名的感动。翻看这些诗作,发现八景诗几乎就是大自然与人文历史的双重奏鸣,其中涉及山、水、关、城的诗份量极重。

循诗遥想,你会看到槐荫春色、季庄春色、圭峰古柏、晋陵古柏、金山绿洞、仙洞藏春,你也会看到崞山叠翠、岩山叠翠、芦芽叠翠、莲山耸翠、云际耸翠、笔峰拱秀、荷坪挺秀。

檐下听雨,你会听到南楼夜雨、岩洞旅雨、天桥灵雨、巾岩濑雨、龙湾烟雨,感悟少年听雨的浪漫、壮年听雨的激越。

循着水流,你会进入天柱龙泉、石峡温泉、三霍清泉,还有繁峙三泉涌冽、偏关暖泉冬草、保德温泉腾雾,把自己隐遁于粼粼波光、袅袅白雾,让身心彻底放松下来。

迎着夕光,你会看到禅房夕照、七岩晚照、龙禾晚照、孤山晚照、古城残照、云际晚霞、滹沱孤舟,能不唤起迟暮之惊、能不顿生感奋之心?

举头望月,你会看到东岩夜月、朝元夜月、山城夜月、凤山秋月、天池映月,同一轮明月,却展现出不同的风情。

在与忻州研究诗文的好友交流中,我还得知,历史上写忻州的诗人还有很多,比如范仲淹、黄庭坚、姚孝锡、元德明、赵秉文、王冕、王钥、冯明期、阎尔梅、傅山、吴伟业、顾炎武、曹溶、朱彝尊、屈大均、李因笃、纳兰性德、彭兆荪等人。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忻州的很多景致地名,其实背后多多少少都有着诗歌的助攻。

当我一一列举这些名重神州的诗人时,跃入眼帘的“顾炎武”三个字特别让我心生感慨。我曾在江苏工作多年,诗人的家乡昆山千灯镇我多次到访,他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世警句振聋发聩,至今仍然激励着我们。但我确实没想到,已届中年的他栉风沐雨,也曾踏入忻州大地,游历代县、五台山等地,挥笔写下用典颇深的《五台山》七言绝句:“东临真定北云中,盘薄幽并一气通。欲得宝符山上是,不须参礼化人宫。”不仅如此,诗人还实地考察,缜密考辨,写出观点独特的《五台山记》,并在五台之北的滹沱河边垦荒,以此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这使他笔下有了更加深切的家国情怀。对我这样一个刚到忻州不久的人来说,耳边似乎又响起了顾先生那壮怀激烈的叮咛声。

五台山。杨国军摄

或许有读者好奇,诗人笔下这么多的忻州景致,你都去过了吗?肯定没有。我要感谢那些传诵千年的诗作和各种解读文章,让我神游忻州而犹如身临其境,品读诗文而读懂忻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nmaoa.com/xmpz/97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仙茅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